合法化門檻高!工輔新法上路後,農路拓寬、灌排分離費用政府來買單!

《工廠管理輔導法》新版方案上路後,中央將強制要求地方政府,透過農地重劃等方式協助拓寬農地工廠聯外道路。示意圖。(取自pang yu liu@flickr/CC BY-SA 2.0)
《工廠管理輔導法》新版方案上路後,中央將強制要求地方政府,透過農地重劃等方式協助拓寬農地工廠聯外道路。示意圖。(取自pang yu liu@flickr/CC BY-SA 2.0)
行政院院會上周通過《工廠管理輔導法》修正案,將低污染的農地工廠「就地輔導」的輔導時間,從2020年遞延10年,不過,該方案公布迄今,外界評價不一,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一句,「農地工廠就像一個人臉上總是會有幾顆青春痘一樣」也惹怒環團。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吳欣修強調,跟舊版的《工廠管理輔導法》相比,新版方案更強調問題的解決,新法上路後,政府將貫徹農地工廠「灌排分離」精神,除了落實污染工廠斷水、斷電之外,中央也將強制要求地方政府,透過農地重劃等方式協助拓寬農地工廠聯外道路,各縣市農田水利會明年改官派後,也將善盡灌溉渠道管理人之責,阻卻潛在污染責任人。
台灣農地工廠問題嚴重,但各縣市政府迄今對於農地工廠,仍未充分掌握全貌。為了將農地工廠全面納管,經濟部方面已編列7000多萬預算,補助各縣市政府,完成境內農地工廠家數、區位與生產型態之普查。
經濟部要求,各縣市政府必須在10月以前完成農地工廠的全面盤點。

經濟部:新版「特目」設計就是為了解決污染問題

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表示,全台3萬8000家農地工廠,其實只是「推估數」,先前係由農委會以衛星遙測技術,評估農地工廠面積為1.4萬公頃,農地工廠的量體這麼大的,要花多少時間全面合法化,現階段很難評估,儘管如此,新版《工廠管理輔導法》特定目的事業用地(簡稱「特目」)制度的設計,就是為了要將農地工廠全面納管,解決污染問題。
王美花表示,過去9年,儘管已經有7000多家農地工廠向經濟部完成臨時登記,但完成合法化的工廠只有10家;農地工廠合法化速度緩慢,問題的癥結,除了農地工廠無法滿足1.5公尺隔離綠帶、聯外道路必須達8公尺、10公尺等規定外,農地工廠申請個案區域計畫變更,必須繳交50%的土地回饋金
20190328-行政院記者會,經濟部次長王美花。(甘岱民攝)
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表示,由於既有法規過於嚴苛,內政部在新版的《工輔法》上路後,將在「公安與環境保護」前提下,適度檢討都市計畫與區域計畫相關法規。(資料照,甘岱民攝)
為了避免重蹈過去9年,農地工廠「就地輔導」工作「只做一半」的覆轍,王美花表示,由於既有法規過於嚴苛,內政部在新版的《工輔法》上路後,將在「公安與環境保護」前提下,適度檢討都市計畫與區域計畫相關法規,「否則永遠沒辦法解決。」

新舊版輔導方案最大差別在「強制納管」

吳欣修表示,新版農地工廠就地輔導方案,和舊版最大的差別,在於新版方案將採取「強制納管」原則;另外,為了避免農地工廠廢水,污染比鄰農地,新版方案將貫徹「灌排分離」的原則。
吳欣修表示,過去9年,農地工廠申請合法化,所面臨的最大困難《特定地區整體變更編定作業要點》,所規定「隔離綠帶」與聯外道路的寬度規定,由於農地工廠所在的農業區,聯外的農路寬度僅4、5公尺,為了協助農地工廠合法化,新版《工輔法》上路後,農委會將要求縣市政府,透過農地重劃,或是區域計畫變更方式,協助農地工廠的聯外道路拓寬。
20180327-內政部召開「全國國土計畫草案通過」記者會,營建署長吳欣修出席。(陳韡誌攝)
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吳欣修表示,新版農地工廠就地輔導方案,和舊版最大的差別,在於新版方案將採取「強制納管」原則。(資料照,陳韡誌攝)

解決廢水排放 農委會將貫徹「灌排分離」

有鑑於目前多數農地工廠,係透過私接排水管方式,將廢水排入灌溉溝渠等地面水體或是打入地下水,部分縣市農田水利會甚至向大型工業廢水排放大戶收取費用後,將處理後之工業廢水,提供給下游的農民使用。為了解決農地工廠的廢水排放問題,農委會未來也將編列預算,貫徹農地工廠的「灌排分離」。

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副處長陳衍源表示,行政院自2013年起,推動「灌溉用水保護方案」,目前該方案已經進入第二期,針對各縣市水利會農業大排,工業搭排戶較多之台中、高雄、彰化、桃園、雲林及新竹等6個縣市政府,成立專案小組平台,由農田水利會協助提供「渠道用地」,作為施設廢水排放專管,灌溉溝渠沿線之農地工廠,排放之廢水若有重金屬疑慮者,將要求搭排管線,分年分階段改排。
陳衍源表示,全國農田水利會明年10月將正式改制為準公務機關,改制後,將善盡灌溉渠道管理人之責,避免灌溉溝渠沿線之農地工廠之非法搭排行為,並且輔導農地工廠之搭排廢水,符合「放流水標準」,一旦發現搭排戶,排放超過灌溉用水水質標準之廢水,將第一時間通報環保機關。
20181011-全國農田水利會提出陳情,反對農田水利法草案,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副處長陳衍源出面回應。(甘岱民攝)
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副處長陳衍源表示,全國農田水利會明年10月將正式改制為準公務機關,改制後,將善盡灌溉渠道管理人之責。(資料照,甘岱民攝)

新法上路後,「農路拓寬」責任轉交地方政府

另外,在農路拓寬上,吳欣修表示,由於農地工廠申請地目變更為合法建地,其繳納之「回饋金」,係繳入農委會「農業發展基金」,由各縣市農政單位專款專用,在《工輔法》新法上路後,農地工廠聯外道路之拓寬,也將落在農政單位手上。
吳欣修表示,新版《工輔法》上路後,行政院將要求縣市政府,針對境內群聚與非群聚之農地工廠,提出解決方案,包括透過農地重劃、區域計畫變更等方式,協助農地工廠聯外道路之拓寬。
吳欣修強調,過去縣市政府在處理違章農地工廠時,常常忌憚民意代表之關說,不敢執行違章工廠之斷水斷電與拆除,新版《工輔法》上路後,行政院方面已經責成台電與台水,要求2家公司落實未納管違章工廠之斷水斷電,未來如果針對境內群聚與非群聚之農地工廠,縣市政府如果不提出合理改善計畫,內政部、經濟部將以減列補助款方式予以懲罰。
舉例來說,如果縣市政府不積極輔導境內之群聚之農地工廠,協助辦理農地重劃或區域計畫變更,卻申請將境內其他農地,變更為產業園區,經濟部與內政部將會予以駁回。
轉貼自 風傳媒

留言

熱門文章